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最聪明的木匠爱上了世界上最美丽的牧羊女,他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制造了一只精巧的木匣子,木匣只有一只耳朵那么大,里面躺着九只造型各异的小木头人,每只小木头人身体里都刻着一个字母(不用说也知道是什么内容),然后,他将这只木匣子放在牧羊女的手中。
当天夜里,牧羊女便不顾父亲的反对来到木匠的屋子里,成了他幸福的小妻子。一年之后,他们生下了一个漂亮非凡的女孩。
可惜女孩实在太漂亮又太聪明了,连天上的神灵都有些嫉妒她的天资,有一天,美的女神来到小女孩家里,见到正在独自看书的女孩,便问:“我的小天使,你长得真美,又是那么的聪慧,真叫人喜爱。可是究竟什么更重要呢?是美,还是智慧?”
女孩抬起头,望着光芒四射的迷人的女神,微笑着说:“您是美的女神,我理应说美丽最重要,可惜,我不是这么认为的,我只想说实话。”
美的女神虽然美丽,却心胸狭窄,像极了这世上的美人们。她被小女孩的话激怒了,于是,不顾一切地下了咒语:“实在是不知好歹!我给了你那么宝贵的财富,你居然不知感激,现在我要收回我赐给你的礼物,让你追悔莫及!”
一道光闪过,令人心碎的事发生了:美得如同小天使般的小女孩瞬间变得其貌不扬,甚至有些丑,她水蓝色的大眼睛变得又灰又小,尖巧的鼻子上突然长出了雀斑,还凸成了一个蒜球状,玲珑的身材也变得矮胖,就好像一个最普通的农民家的孩子。
小女孩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她依然专心致志地看着书,贪婪地吸取着书本上的知识。美的女神走后,智慧女神看着这一切,十分得意地想:这个可爱的姑娘愿意把美貌抛弃,却不放弃对知识的渴望,我难道不该去向她介绍一下自己,好让她对我产生敬意么?
智慧女神来到小女孩面前,问道:“我亲爱的孩子,智慧对你而言,是如此重要么?”
“女神陛下,美貌在智慧面前显得太微不足道了,但我并不认为智慧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小女孩眨着灰色的绿豆眼,毫无戒备地笑着回答。
“可恶!太让我失望了!说出这种蠢话的人,不配得到我的恩赐!”智慧女神皱紧眉头,又一道蓝光掠过,小女孩突然发现书本上的字,她一个都不认识了,她甚至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连正常的说话都有困难。智慧女神冷笑一声,离开了木屋。
可以想象,木匠和牧羊女发现了这一切该有多么惊讶,牧羊女哭了三天三夜,把眼睛哭瞎了,木匠不停地抽烟草,把嗓子也熏哑了。小女孩知道一切都源于自己,她平静地帮爸爸妈妈准备饭菜,清扫房间,晚上就趴在窗台上,看着天空中的繁星发呆。
时间过得很快,十年后,小姑娘长大成人了。她相貌平平,任何方面都无过人之处,所以村里没有小伙子来上门提亲。年老的木匠和色衰的牧羊女都十分着急,他们每天坐在桌前,望着自己的女儿无忧无虑地劳动玩耍,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滋味。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小木屋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木匠打开门,发现是一个被雨水打得浑身湿透的老人,正打着哆唆靠在门边上。
“我能进来避避雨么?”老人面色发紫,用最微弱的声音问道。
“可以,您快进来烤烤火吧!”不知什么时候,女孩已经走了出来,她拿着蜡烛,微笑着把老人搀扶进屋。
“爸爸,他多像我死去的外公呀!”女孩天真的笑着,用自己心爱的毛巾帮老人擦去身上的雨水。
第二天早晨,阳光明媚。被雨水冲刷过后的世界都显得清新异常。女孩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老人正坐在屋子的角落里冲着她微笑。
奇怪的是老人的背上居然伸出了一对庞大的白色羽毛翅膀!他是个天使!
“你是个奇怪的孩子,你不崇尚美貌和智慧,所以你失去了它们,可你既不难过也不怨恨,依旧那么善良的对待每一个人,你让我感动。现在我给你一个权利,你可以从美貌和智慧中重新选择一项,亲爱的,告诉我你的选择吧,我想,它们对你来说,必定是有用的。”
女孩笑了。
故事说完了,女孩最后的选择是什么呢?
故事看完了,原本我的习惯“看看就算了”但是今天好象觉得心里有些话不吐不快,为什么我们总是需要在选择下行进呢?
社会的道德基础建立在人性善良的前提下,善良的本质是什么?对于需要帮助的人给予帮助?对别人的不幸抱着同情的态度?拒绝做坏事情?“善良”是一些人对给予的评价,雨果说:“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 而这个所谓的“善良”相当于一个标签,这个标签是他人主观给予的,也是我们这个社会上名人、精英打造的又一种牌坊(朕赐你“善良”嘉奖……)。善良对于行为本人是没有感知的,是其本人行为形态的外在表现。如果她索要回报的话那么只说明她对于这个行为是报有目的的=阴谋。如果她是的确善良的,那么她就不需要回报=“不选择”
对于真实的生活来说,美丽与智慧只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明确的尺度,是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标准,这是每个人身上自卑的根源。故事里我们看天使所说的“善良”说她是善良的是因为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帮助了天使。然后天使现身说我要报答你,给你一个选择的机会……云云。但想必大家都想了很多遍了——到底是要“美丽”呢?还是要“智慧”?想来这个问题和“鱼和熊掌”很类似,我们需要去相信老子等精英前辈所说的“舍生而取义”吗?在这里也是一样,或许有人在这个选项里比较偏重于选择“智慧”那么也许你错了,正因为你在这两个选择里面选了一个所以你就中了“天使”的圈套。为什么?我们就看看天使的来头吧,天使来是为了测试这个女孩的“善良”数值?不是,既然他来了他就应该是知道前面发生的事情也是知道女孩的心地的。所以不用测试就会知道她是“善良”的更何况他是天使呀,有洞察人心的能力。那么他还要这样做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为了要找个借口,然后再去达到他的目的——给出“选择”让女孩选。说到这里我们还真的要怀疑这个天使到底是什么身份了,是天使还是撒旦?这个不属于本命题的范围,我在这里不探讨了。我们先就同意作者写的认定他为天使。这个天使明明知道女孩是“善良”的但还要用一个花招来给出一个选择题,这样女孩是选美丽呢?还是选择智慧?成为了这个故事的限定规则——只能选一个。这正是这个天使的“用心良苦”处,处心积虑的把人拉到一个选择的悬崖边去。在这里有一点我们可以知道——选什么都会给她带来烦恼,因为她选择是因为她想得到失去的,但只有一个可选的时候就说要失去另一个,这样她就会很痛苦(选择痛苦=笨),这里要是她选择美丽而失去智慧的话,那么她只会还是那个智能普通的女人,只是得到一个如花瓶一样的外表,在恭维声和男人们的勾心斗角下度过余生不知道什么是生的价值。要是她选智慧的话,总有一天智慧的她会发现自己的选择还是愚蠢的,因为“选择”本身就是一件愚蠢的事情,那是可怜的在别人的施舍下做不完整的舍弃,而不是得到。世界的不公平就来自于所谓的“选择”,选择其实就是没得选。于是她还是会痛苦下去的。这样看来这个天使来的目的只有一个——愚弄一下这个女人,让她继续沉沦到“美丽”和“智慧”的世俗精英主义里面去,从而使得人还是人,天使得以继续保有自己天使的身份和面目,让世人继续需要天使的眷顾,继续在天时设下的圈套里为天使带来的“恩赐”顶礼膜拜。这样用心又是多么的恶毒呢?
认同这个故事的人,信仰生命来源于神的赐予,信仰天使会给我们带来幸福,把上天给予的选择当做恩赐而顶礼膜拜,感激到痛哭流涕五体投地,而忘记前面两个女神对这个女孩的剥夺,去对一个天使给出的选择而满脑子的想啊想……到底选哪个?这里我想起我们的生活,从小在父母的叮嘱下在学校教师的分数下身心具惫的苦读,在中考志愿单上选择学校,在高考志愿单上选择专业,在求职表上选择工作,在周围的异性里面选择恋人,在老板的脸色下选择继续低头免费加班还是辞职,在领导的暗语中琢磨出路,在顾客的讨价还价下选择卖或不卖,在哈根达斯门口摸摸口袋再看看女朋友一脸向往的脸色选择进或不进……如此种种,我们选择名校,认为那样会有一个好前程,选择好工作认为那样会有一个好收入,选择跳槽认为那样可以比当前过得更好,选择靓女或帅帅认为那样生活可以更美好,选择花几百大洋吃掉两个冰激凌认为这样才有品位。但我们这样做了,快乐了吗?没有!为什么?因为我们都是在看似有得选的生活里面被动而可怜的去选择那些苛刻的条件下的产物,看似选到了,其实什么都没选。选项是被事先安排好的,犹如我们考过的那无数张考卷,题目下只有A、B、C、D,只有对和错。在选A也不是选B也不是的时候我们只能可怜的痛苦下去。为什么要这样?那个女孩又为什么要去选择?得到和失去对她来说就并不具备任何的价值,她要保留的只是她自己的心灵自由。那么她在失去的时候感到悲伤是因为她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而不是因为留恋“美丽和智慧”,她所知道的比“美丽和智慧”更重要的是自由!是不用选择想要怎样就怎样的自我。这在世俗的眼里是离经叛道的反叛!但这才是真正的高于一切的生命权利!正如爱默生在他的演讲里说到的“如果你发现自己正好做了一件让这个人们普遍认为正统的社会不再单调的事情的时候,那就赞美你自己吧!……”所以最终她不会去无聊的选择“美丽”或是“智慧”而是付之一笑,而如果她真正的明白这个世界给她的只有阴谋的话,如果她是“反叛”的话,那么她就应该立刻给那个天使PP上一脚把高跟鞋留在上面然后痛快的来一句“滚!”
写到这里发现自己好象在做一个数学题,好笑得紧,于是发了上来,有不同意见的也可以,本人只发表个人意见,不想干涉他人思想自由。 只是回过头来,看看这么多年自己蹒跚走过的路,觉得人生或许不应该仅是一场填写“答题卡”的考试,考到人生结束的时候,抱个大鸭蛋睡进坟墓。那么这一生,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哈哈,想起一句电影台词:“生存或是死亡,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哲学问题还是留给专业人士吧。无论什么主义,都是精英主义,因为它们是这个社会的精英们编写的,跟随“主义”们走完一场人生也可,做个忙碌无为的平民也可,人生最珍贵的体验是给自己找到真实的快乐……